资讯

新闻动态

河山春回:中医药与抗战——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简介(二)

时间:2025-06-30 作者:博物馆办公室  浏览数:

中医药与抗战

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、


全面抗战卫军民

展览的第二单元是全面抗战卫军民。

1937年“七七事变”后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。中医药作为我国战时医药的重要组成力量,在多个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。

淞沪会战中,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上海市救护委员会组织了10个救护队,其中第8救护队由国医战地救护队与上海市中医药界救护队联合组织,积极救治伤员。著名中医虞翔麟将祥林伤外科医院改为中医救伤医院,附设前线救护队,救护抗敌受伤将士和难民。

杭州、南京、武汉、粤港等地均有组织救护队或医院救治伤病官民。

全国各地的中医都积极地为军民服务。“嵊县第二难民收容所施医存根”是抗战时中医服务的见证,处方医师叫张思潜(1898-1950),是现代浙江嵊县名医。


各地涌现了伤科教材

全面抗战时期,国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征召中医的法规。为了发挥中医对抗战的作用,1938年颁布《国家总动员法》《非常时期中医领证暂行办法》,1939年国民政府卫生署出台《非常时期县市中医诊疗所组织通则》,规定了中医为战事服务的组织办法。

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边区,发扬了红军时期中西医并用的传统。1940年在延安召开“国医代表大会”,成立“边区国医册究会”,推动中西医合作,大量开采及炮制土产药材。毛泽东曾经说: “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,作用都是要治好病……我们提出这样的口号:这两种医生要合作。”在当时,八路军制药厂还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,研制了我国第一种中药肌肉注射液柴胡注射液,对各种发热有良好的作用。

更多展览信息,敬请来馆参观。

展览地点:博物馆一楼临展厅

展出时间:2024年5月-2025年5月


上一条: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届中医药文博创意设计大赛获奖名单公布

下一条:我馆成功开展浙江音乐学院工会“小小中药师 传承大国粹”亲子研学活动

关闭